- 2020-09-23
- |
- 返回列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清朗金融网络环境,根据《关于开展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的通知》(银保监消保函【2020】128号)文件要求,汇友相互保险于2020年9月开展金融联合宣传教育活动。
保险条款难懂吗?很多人都表示不仅难懂而且很长,很难耐心读完。但是,不看懂保险条款,一旦发生事故,消费者很可能因为某一个保险合同中的小细节而影响理赔。看懂保险条款,认清这五点就行。
一、基本信息核对
包括:投保人及保险人的姓名、证件号码。
原因:如果基本信息不正确就会影响到后期保单的服务或理赔服务。
二、受益人是否指定
法定受益人或指定受益人,如果是指定受益人,由于指定受益人也可以是两人以上,还需要看清楚收益比例是否准确。
原因:法定受益人是指"如果被保人未指定受益人,则由他的法定继承人为受益人"。 在继承保险金时法定继承人按照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第三继承人的顺序继承。而配偶、父母(包括养父母)、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
三、核对交费日期、交费期间和保险期间
原因:清楚自己每期所交保费及下一期保费扣收的日期,避免保单失效。并清楚合同上写明的交费期间(交多长时间)保险期间(保多长时间)是否与当时保险代理人所说的一致。
四、了解犹豫期
“犹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如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将合同退还保险人并申请撤消。在此期间,保险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请,撤消合同并退还己收全部保费,只收取基本的工本费。这段时间即通常所说的“犹豫期”。
五、了解宽限期
保险合同的宽限期是指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未按时缴纳续期保费所给予的宽限时间。在宽限期内,即使没有交纳续期保费,保险合同依然有效,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仍要承担保险责任,不过要从给付金额中扣除欠交的保险费。但若过了宽限期投保人仍未足额交纳续期保费,则保险合同将会中止。保险中止后,只有提出复效,才会重新恢复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