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8
- |
- 返回列表
继参与“绿色住宅全装修质量保证和风险防范机制研究”课题后,汇友财产相互保险社参与编制的《建筑外窗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标准》团体标准启动会于9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
2021年1月,为落实《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提出的:“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品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下达住宅保险与住宅品质提升研究、建筑保险与建筑品质提升研究、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协调机制研究三大课题研究方向。结合当前建筑外窗企业内部质量风险管理主要凭借经验、缺乏质量风险评估依据的行业现状,《建筑外窗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标准》的出台,迫切而必要。
汇友相互总经理刘昆代表课题组致辞。建筑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方式,对保障建筑质量、提升建筑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建筑门窗行业企业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意识
作为建筑外窗企业定制的质量管理标准,《建筑外窗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标准》将通过划分企业质量管理等级,使业内企业对自身质量管理有一个量化的认识,从而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建立起专属的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要点,促进企业主动抵抗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保证和提高建筑外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建筑门窗行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施建筑门窗工程和产品保险制度,提升行业企业抗风险能力。推动行业建筑工程责任保险和质量保证保险,落地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逐渐实行认证加保险的质量保证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认证,上连标准,下接市场,微观作用于各类组织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认证在建设工程领域的作用,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已经成为当前急需探讨的重要问题。
《建筑外窗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标准》可对建筑门窗工程和产品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建筑门窗工程和产品的设计、采购、制造、安装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对质量管理的规范化、质量问题的可追溯性以及相关标准落实的受控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评价成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行业风险管理手段,是保险机构提供保险服务的重要依据
传统保险机制中,只关注对风险的事后筛选,是一种被动的风险保障机制,难以对行业风险治理水平有实质性贡献。
汇友相互希望通过对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与保险机制的结合进行研究,积极推动“建筑外窗行业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和“建筑门窗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通过质量管理等级评价和信用等级评价成果的发布,有效贯彻建设工程、产品等标准和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在对项目工程质量起到监督与保障作用的同时,也可以结合认证评估结果,更好地做出风险判断,进而制定较为科学的承保条件和保险费率,并配套差异化保险服务,充分发挥保险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功能。